摩、西之旅第二十二天(12/8/2012)

OLYMPUS DIGITAL CAMERA

12/8/2012(日)晴—巴塞隆拿—高迪的聖家族教堂

早上,我們乘坐地鐵L3線到Diagonal轉L5線到Sagrada Familia站,然後步行出地面到達高第最聞名之作、也是巴塞隆拿地標—聖家堂(Templo de la Sagrada Familia)去。一出地面已看到長長的人龍正在排隊購票,似乎有人比我們更早到達呢!我立即爭取時間跑到隊尾排隊,希望可以快點進入聖家堂去。

在正半個小時等候期間,我們也爭取時間以另一角度觀賞聖家堂的外牆設計。半個小時後,終於輪到我們購票了。門票也颷升很多:門票、普通話版的導讀耳機及電梯上頂層,每人共20歐羅。

巴塞隆拿的聖家堂的名氣果然不是蓋的,6年前來的時候,人頭湧湧;6年後的今天,人流並沒有減退。我們先於西側的正門走進去,映入眼簾是雕刻着耶穌基督受難像:由被賣、受審、受苦、最後被釘十字架。這是藝術家畢拉契(Josep Maria Subirachs)的雕刻,由於作品風格充滿陰暗面,當時曾經飽受批評。在耶穌受難雕像上方,有一座高第設計的華蓋,已經建造完成,但華蓋之下的祭壇則還沒有完工。此外,站在正門往上看,可以看到屋頂上方的8座塔樓,造型像玉米又像竹筍。根據高第的設計,此處應該要有18座塔樓,其中12個代表耶穌的12位門徒、4個代表傳教士、一個象徵聖母瑪利亞,另外最高的一個是耶穌基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教堂的另一面

2012年的當天,踏着地板上畫着「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」的壁畫走進聖家堂,看到的不再是一團糟的工地了,而是壯觀素雅,有如筆直的棕櫚樹或是向日葵向上伸長的兩排凹槽狀的大理石柱廊,在空中互相交接,形成一朵朵花的「樹蔭」;每條棕櫚柱廊的節位的四面八方都設有不同的裝飾:燈或是有宗教象徵意義的魚、綿羊和十字架等;兩排的玻璃窗也差不多完全錶上,但你不會見到傳統教堂上的宗教畫,反而是七彩的顏色,按不同色彩調子的錶上,有如大自然中的藍天海、綠草樹、紅黃花或是日照等顏色,當太陽的光透射進來,地面一下子被七彩斑點點緻得有如寶石。既祥和又瑰麗。

 

 

 

 

地板上的「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」壁畫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教堂裏大堂一景

在大堂裏的正宗垂掛着一個華蓋,華蓋下是耶穌釘十字加的雕像;兩旁是一排排的風琴,以及詩班位,聽說可以容納數千人一起唱詩敬拜,有如千萬的天使在頌讚創天造地的上帝,場面定必震撼和感動。大堂正中已排滿整整齊齊的摺椅,可能給予來參與崇拜之信眾坐。看看時間,是時間到聖家堂的塔樓去。我們排隊,按號碼搭電梯上塔樓高處,近觀廊柱的細節,也可以遠眺周遭的建築景觀。可惜很多再看不到那數座造型像玉米又像竹筍的塔樓,因為有很多維修工程在進行中,所有的塔樓都被封住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教堂頂上遠眺一景

我們只好有些失望的搭電梯下去,再參觀。在聖家堂東側,建築物立面裝飾着象徵「耶穌復活」的雕刻,這裏有代表「信、望、愛」的門廊,以及採用象徵主義手法裝飾的耶穌誕生情景。至於在聖家堂南側,尚未雕琢完成的是象徵「天國榮耀」的雕像,這裏是整體建築中最複雜、也最精緻的部分,雖然目前聖家堂的工程仍在持續進行,但以其繁複性和困難度來看,誰也無法預估完工的日期。由於我們有普通話版的導讀可無限次的重復,故對於聖家堂的一些象徵意義的裝飾,如蝸牛、龜也有所了解,不外是壽、吉祥之意。

由於聖家堂太精彩,我們都想了解多一點,寧願再花時間逗留在這。於是我們就步行到另一邊廂的地下博物館,向人展示了聖家堂的設計意念,歷代的參與者不計其數,跨越世界、膚色、時間,都為完成聖家堂而付出努力。其實「聖家堂」最原始的設計者並不是安東尼、高迪。1883年,這裏本來是要建造一座新哥德式教堂,翌年由高迪接手後,才開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式。這種既不美觀又另類的教堂,有如有人刻意把一些泥漿倒在教堂上面,然後才再加工雕刻,故教堂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,完全顛覆了傳統對教堂的觀念,故當時被視為荒謬之作。當時高迪則親力親為的監工,完成教堂的一面,也因為這樣,他才被路過的車子撞倒,而致因三天後才被人認得是鼎鼎大名的高迪,可惜搶救無效。同時他也知道他畢生都無法完成,故他的意念及模型是很仔細和清楚的記載的稿件上,後來者則可按其手稿,加以完成。要完全完成,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呢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堂的博物館裏

看着博物館裏的展示:由平面到立體,由靜態到和影像,你會更加理解聖家教堂的構思,高迪於教堂上的每一個配置的用意,在在把整個信仰的根基、神學觀念向世人展示耶穌降生、被賣、死亡、復活升天和再來(榮耀),可謂另類的傳福音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堂裏外一景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堂外貌一角

 

 

 

聖家教堂另一角

我們在聖家堂來來回回數十次,要看的,不要看的都觀賞了,四小時後,我們才拖着疲憊的步伐離開到附近的小公園坐下休息。大約45分鐘後,我們再次起行往地鐵站坐地鐵到Catalunya站,並步行到巴塞隆拿最有名的購物區—「La Rambla蘭布拉大道」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聖家堂的另一角

這條道路的一端是加泰隆尼亞廣場,另外一端是哥倫布紀念碑(Columbus Monument)。蘭布拉大道中央是人行步道區,兩旁植滿綠樹,充滿怡人而悠閒的氣息。走在蘭布拉大道,可以看到道路兩側並排着許多古典建築,多半是旅館、旅館、銀行、餐廳、咖啡館或紀念店等。當年我們就是住在這裏的旅館,可惜這次因無法在網上預訂,所以才住另一邊而已!

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兩旁的店舖和攤子,有合意的則駐足欣賞攤子所售賣的物品,或是駐足欣賞街頭藝人全身塗抹着綠色,一動不動地維持着固定的姿勢。每當有人舉起相機拍照,對方馬上會向拍照者索取小費;如果有人自動給小費,表演者會做出比較多的動作,以表達謝意。在蘭布拉大道走到盡頭,近海的一端,有一座哥倫布紀念柱(Monument a Colom),高51公尺,上面屹立的銅像使是航海家哥倫布。附近有一座古老建築物,前為國家造船廠,現為海洋博物館;近海邊處有一座舊海關,是以往出入港口的關卡。而在紀念柱一旁,有數個銅獅子雕像,吸引了很多遊人攀爬上去拍照呢!我們逛累了就坐在碼頭旁欣賞不時飛到人群中,不時飛到船桅上,在空中盤旋、覓食的海鷗的各種姿態。最後我們更信步走到橋的對面泊港口廣場(Pla Portal de la Pau)去。這裏應是新建的,所以建築物比較新穎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林布拉大道一角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哥倫布紀念柱一角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泊港口廣場(Pla Portal de la Pau)一帶

再回到蘭布拉大道時,已是晚飯時間,只見很多遊客坐在這大道上享用西班牙的海鮮餐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蘭布拉大道一角

當我們坐地鐵回去時,卻發現我們所乘座L3線的終站不是Trinitat Nova,而是Vall d’Hebron站,那我們如何回去呢?原來有地鐵公司安排巴士來送我們回各地鐵站。可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應在哪個站下車?那巴士司機就表示不用擔心,他會指引我們。誰知他只不過帶我們過行人天橋,就指示我如何如何走,就見到學校……再走就是了。當時已是9時左右,周遭的行人很零落。除了我們三個,還有一個女的,我們就跟着她(因為她的方向和我們有些吻合)。不過她比我們早到家,我們還有一段路。我們找呀走,終於讓我們找到我們熟悉的店子,那我們回家有望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巴塞羅拿市地鐵一角

回到旅館後,我們發揮香港人的精神,以十五分鐘煮出三個晚餐及湯。因為這麼晚,都無人用廚房,故我們分工合作,盡用所有的爐具。

 

 

 

我們的晚餐
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