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歐遊第十天(2/8/2013)。立陶苑

OLYMPUS DIGITAL CAMERA

2/8/13(五) 雨/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往高勒斯
立陶苑的早上慣性的下一場雨,今天也不例外,但無損我們到訪立陶苑的第二大城市—-高勒斯(Kaunas)的行程。Kaunas在立陶苑文中是「低」意思,她曾於1919年臨危受命成為立陶苑的首都達二十一年之久。我們乘11:20的快車到高勒斯去。

 

 

 

來往高勒斯的火車時間表

一小時左右,到達高勒斯火車站。我們出火車站沿Vytauto大路直行5分鐘,在右手邊的中央巴士站,等候乘坐5、7、14或15路任何一輛無軌電車到市中心,若然不是,則要用40分鐘才能步行到古城廣場(所有景點的集中處),為了爭取時間遊玩,我們決定候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城市高勒斯Kaunas街頭

等候不久,就見到14路無軌電車,我們立即上車,並問準了司機在哪個站下車後就坐下。十分鐘左右,司機提醒我們下車。我們下車,但發現並不是一下子就見到古城,還要往前再走一段路才能見到古城。走呀走,終見到一排紅磚平房,典雅的古城到了。可能是正午時分,可能天氣比較曬,可能很多人在工作中,所以在街上的行人明顯不是太多。正當我們百無聊賴的時候,正在陰涼的涼風下享受我們的午餐時,見到不遠處有一些衣著光鮮又莊重的人從市會堂裏走出來:男的心口配戴着襟花,女的手腕上也帶着腕花,明顯是婚禮啦!原來這市會堂(Old Town Hall)建於1542年,於1562年改建為哥德式,1775年再改為後巴洛克式至今;於1856年曾一度成為沙皇御所,1920年則被冠以白天鵝的稱號,難怪建築物以白為主啦!1969年則改稱為蘇聯式的結婚宮殿,故現在才能見到婚禮在此進行。

我們立刻拿起出來快拍下當地人結婚的情況。這時有一個戴襟花的老人家笑咪咪地給我和Teresa各一手糖果,我們喜出望外的連聲說謝謝。我們把手上的糖收好,並拿來嚐嚐:嗯!原來是酒心巧克力糖,Teresa不能吃,她只能試另一種巧克力糖。不論哪一種,都是甜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城市高勒斯Kaunas市會堂一景

跟着就步行到古城廣場後面的高勒斯城堡(Kaunas Castle)去。這城堡建於兩條河流之間,是基於高勒斯的位置具有戰略作用,故長久以來都用作防衛及貿易用途。城堡的顏色和外型與賽加爾城堡的大同小異:都是尖頂,呈紅色;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建在一大片平原上,而後者則建於島上。其實我們只在這城堡周遭逛一圈兒就走,因為沒有什麼值得進內參觀,不過週遭則環境幽靜,在這裏閒逛也不錯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城市高勒斯Kaunas城堡一景

之後我們就要去找城內的「笑臉教堂」,然而這教堂沒有名字,也沒有標示在旅遊書中,我們只好拿有關的圖片詢問一下當地人是否見過這教堂?又在哪裏?被問者都表示不清楚;終在一民居門口,有一個男子很肯定的表示知道,並清楚的指示我們如何可以找到。我們按他的指示走回市會堂廣場,再由市會堂廣場走向另一邊,見到的卻是聖母升天教堂(Vytautas Church),教堂裏也正在舉行一場婚禮,我們剛好見到一對新人步出教堂,手裏正拿着白鴿,並舉起手把象徵和平和幸福的白鴿放出去……我們拍照之餘,並信步走入教堂,看看當地婚禮的佈置是怎樣的,原來都是一貫的簡單為主。我們再詢問一下路人可知「笑臉教堂」在哪?對人手一指,表示在前面就是。我們立即走過去,在馬路的前方真的見到「笑臉教堂」啦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城市高勒斯Kaunas某教堂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城市高勒斯Kaunas一景

今天的任務完畢,看看時間,我們可以乘4:53分的火車回維爾紐斯;若然步行回火車站的話,則恐怕趕不及,最後我們都是選擇了坐無軌電車回火車站,因為我們不想乘6:45回去,回到維爾紐斯則太晚了。

回到酒店大堂裏,我們在上網時,剛好來了兩位香港女子,與她們傾談間知道她們是從拉脫維亞的里加過來的。於是就詢問一下她們有否去十字架山,對方表示有,但若然在十字架山坐車往里加則很滿,她們也是很不容易之下才能到達這裏的,故建議我們直接在這裏去里加好了,不用在十字架山那邊去里加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夕陽下的Vilnius古城

Facebook Comments